Pages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慈云阁与成邦江人(作者:郑楚胜,此文得2010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20周年征文比赛首奖)

 
慈云阁与成邦江人
前言
锣鼓声渐渐远去,甫从庙里回来的老爹,口中喃喃的念着从“阿娘宫”里求来的签文, “此事何须用心机,前途变怪自然知……”随着老爹的朗读声我一不小心被卷入了回忆的旋涡中。忆起当年,逢年节时爷爷必带我到庙里上香祈求“阿娘”赐福. 若今爷爷还健在,已是90高龄了。陪爷爷到庙并非易差,而幼小的我却乐于其中,莫非庙里解签白发苍苍老头子。老头总爱摸膜我的脑勺,后从口袋掏出两颗“白兔糖”于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慈云阁,我也较熟悉了。如今,我并非是为了那区区两颗“白兔糖”而到庙里烧香。而是到庙里去上香祈求安康及学业有成。而成邦江坡众也和我一样都会到庙里上香祈求神明保佑。逢春节时期,庙里进香的人是多不胜数。当年大批大批的先贤南来,建立了“慈云阁”这间庙宇,才会有如今的盛况。身为成邦江人的我觉得对于本地文化历史要有一定的认知,毕竟我在这里生活了不少于十年,如果日后出外游学,朋友问及家乡的特色,而自己却是一问三不知,那如同植物没有了根,何等可悲啊?

1993年后的慈云阁。

1993年前的慈云阁。

 
(一)慈云阁与成邦江华社
慈云阁是成邦江市历史最悠久的庙宇,由于庙内所供奉的主神慈悲娘娘,玄天上帝及福德正神, 潮州人之神明为副神,故此慈云阁也有“阿娘宫”和“老爷宫”之称。慈云阁始建于公元一八九四年。它正如屹立于砂朥越各地的华族古庙一样,不仅是早期华族先辈落足海外的一个精神和信仰的寄托,也代表着华族文化延续工作的一环,就像庙内的香火,绵延不息。慈云阁草创时是建在今甲必丹路第一排店屋所在的小山丘上,为亚答木料小茅屋,供奉着以盐木板书写上慈悲娘娘之神位。一八九九年,成邦江信众始集资在店铺前面的,鲁巴河畔(现址----海唇街)选择了一块称为“活蟹”之地段,建立新庙,落成后,坡众依始择日看时,把草庙的慈悲娘娘搬迁到江边的新庙。据乡老传说,慈云阁是建在“活蟹”地上①。先贤把庙正门朝河而建,庙顶百年以来皆漆以青漆而不用红漆,以避免“活蟹”变成“死蟹”的忌讳,不无道理。
当第一任拉者詹姆士布洛克在一八四九年间在鲁巴河流域的实克郎河口建立堡垒后,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南来谋生的第一批潮属先贤,即郑子昇②及其同乡、族人等便选择在实克朗堡垒对面搭建简陋的店铺从事生意买卖。
            十五年后,即一八六四年,当拉者布洛克把实克朗堡迁移至下游不远的山丘上后,郑子昇等也跟随着搬迁至该堡垒下,临河建立一永久性的市集,而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受到拉者的鼓励和乡亲的引导,许多潮属先辈从中国广东省接踵而来,落足成邦江江坡。

老爷宫的建立与早期中国南来的礼阳、郑姓人仕有密切关系。一八九四年,第二任甲必丹郑宋兴③及一众潮属先贤发起在店铺背后的一座小山丘上,以木料及亚答建造一简陋的小庙宇,供奉从英吉利里奉请回来的慈悲娘娘神位,以祈求驱魔避邪,保佑成邦江坡国泰民安。
 
同年,郑宋兴於建庙后受信众所托从中国家乡探亲后迎来慈悲娘娘画像及香炉。据乡老的传述,当郑宋兴乘搭帆船护送慈悲娘娘画像和香炉抵达成邦江码头时,侨领和信众们,举行隆重的迎神仪式,焚香膜拜,以迎接神明的到来。此为慈云阁的第一件热闹盛事。
      有关慈悲娘娘的来源,据说大约在一八九六年间,潮属郑万胜先贤回中国家乡探亲,并在广东省潮安县府城(潮洲城)订制了慈悲娘娘、金童、玉女三尊塑像金身,经开光膜拜后,即一八九七年间,由其胞弟郑得胜先贤奉请到成邦江来,安奉在他们兄弟经营的和裕号店铺,作为家门的神明。但当时,乡亲故里,知悉和裕店铺有慈悲娘娘等金身,无不惊喜,不约而来,焚香祭拜,在以后的那些日子,和裕号信众日多,逢有节日,进出更加拥挤,有如一间庙堂,郑万胜家人逐为信众所感,於老爷宫迁移至鲁巴河畔后,慨然将家中的慈悲娘娘金身奉请入庙。

      根据多位乡老的记述、八十三年前,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三日,一场空前大火灾把成邦江六十间店铺焚为灰烬,然慈云阁仅天公亭被火舌波及,主庙安然无损没有受到火神的蹂躏,可谓慈悲娘娘显灵矣!

      五十年前,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下午约四时四十五分,忽然一阵罕见大风把成邦江吹得满目疮痍。这是开埠以来第一次大风灾,风魔来袭时,令许多商家居民措手不及,惊慌惶恐,似如大难临头,当时,飞沙走石,垃圾桶像失了控制的飞碟在空中乱舞,屋顶锌片木梁折断撞击之声,令人丧胆,历时有半句钟。慈云阁也几乎面目全非,但竟神龛内的慈悲娘娘,金童和玉女三尊神像仍在原位完整无损,坡众皆啧啧称奇呢!堪称神迹。

      一九八九年,在州政府和民众慷慨支持下,将已有九十八年历史的砂厘瓦片,木料的旧庙拆除,改建为洋灰,三层楼高建筑物。庙顶盖青色琉璃瓦,庙脊上双龙戏珠,飞檐角飞龙、凤、鳢鱼雕塑、大殿青龙盘柱、浮雕花、龙和麒麟石栏杆等,富丽堂皇,巍峨壮观,耗资壹佰馀万。

      一九九三年一月卅一日落成,敦请本州财政兼公共设施部长拿督陈康南医生主持开幕仪式。

(二)慈云阁的社会角色
早期中国南来的先贤,离乡背井远征异城谋生,不但从家乡带来风俗习惯,也带来浓厚的宗教信仰。仅以如此,当时的慈云阁不单成为了广东籍人士的集聚地也成为了名间习俗,信仰与文化的凝集点。建庙后所推动的顺兴公司执事在这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其中三个最为重要的节日为,元宵节游神,清明节公祭,中元节祭祀先人。以元宵节为例,逢年的元宵节“营老爷”(游神)为成邦江人的民俗与传统信仰的大节日。这个大节日如今得到了成邦江各种族的支持与参与。透过这活动足以证明成邦江人之间可以不分种族而团结一致。早期顺兴公司的建立本是为了扶助从中国南来的先贤。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慈云阁执事的顺兴公会开始以团结各族为宗旨来推行活动。此外,顺兴公会也会在逢年春节举办春节挥春比赛以推崇成邦江人对书法的兴趣及了解。
记得当年,在经过一天的劳苦工作后,一般上了年纪的成邦江人都会不越而同的聚集在庙的四周一起聊天,爷爷时常都带我一同前去,玩华乐听潮州音乐等活动。爷爷听潮州音乐,我就在一旁玩耍。偶尔成邦江也会出现一时的蠢动----“白字戏”班到这里上演。记得当时年幼的我时不时都会在爷爷看得正精彩时,闹着他老人家回家。如今,“白字戏”班已不在庙四周出现了。爷爷他老人家也不在了,今若想再听到华乐和潮州音乐,也只能在逢春节或某活动时了。虽然如今没有“白字戏”,但在庙的底层有了太极班和排舞班提供成邦江人聚集在一起互动联谊。
 
结语
对成邦江人来说,慈云阁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分割的。两者起了相互的作用。成邦江人在生活中许多仪式都与慈云阁有所关联。每当遇上挫折时,庙里的“阿娘”的一支灵签往往都会为他们指引。空闲时,他们也会到庙底层观赏鲁巴河上“梦娜”小姐所呈现的舞蹈。庙底层的许多文化活动也培养了成邦江人对文化及传统的观念。此外,在外留学或生活的成邦江人更把每年的元宵节“营老爷”(游神)当成解乡思之愁啊。。。。
注释
①:“活蟹”地-----根据乡老的传述,慈云阁是建在一块朝河的“活蟹”地,先贤把庙建在此地段之正中,庙顶整百年来皆以青色油漆,据故老的解释;青色代表活着有生命的螃蟹,若漆以红色,就变成煮熟的死螃蟹了,是不吉祥的!至于何以被称“活蟹”地呢?我们就以整个成邦江海唇街和面向的鲁巴河地形来看,庙身所在,似是螃蟹的身躯,而左右两旁的地面就像它的足脚各伸展至两个甘榜尾,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螃蟹! 

又传说,在庙前的河底有一个巨大的石洞,是此“活蟹”的口,据已故的郭姓长老忆述,在他十八岁从中国南来时,是划惹船做生意的,当年他听说该处河底有大石洞,常以长木杆去探索呢!
蟹形地。


白鳄鱼-----相传此洞里有一巨大的白鳄鱼,常年潜伏在那里。白鳄鱼从不伤害人类,只是攻击和驱逐那些游入此段河域的凶鳄!

又传说有缘若能一睹此白鳄鱼真面者,必能福星高照,升官发财呢!

 
②:郑子昇-----中国广东省潮安县礼阳村人,为郑氏第十六世祖,据说,郑子昇在一八四九年间带着他的儿子郑亚哑及同乡在实克朗堡附近建造简陋的店铺从事生意买卖。

郑子昇的孙儿宋兴,胜钦及曾孙林典先后被政府委任为第二,三,四任甲必丹。




 
郑宋兴



③:郑宋兴-----即郑亚哑的儿子。郑宋兴年少老成,长袖善舞,为人乐善好施,因而获得政府委任第二任甲必丹,可惜,英年早逝,死时仅享年二十八岁。
 
④:郑万胜-----郑宋兴堂兄。
 
⑤:慈悲娘娘金身-----据已故郑赵钿先贤的忆述:其祖父郑宝胜在世时曾说及;雕刻制作该尊慈悲娘娘塑像的唐山师傅曾经满怀喜悦地对郑得胜兄弟预言;此尊慈悲娘娘金身,将来必定会多次显灵,因为用作雕刻慈悲娘娘塑像的那块香木,有一树瘤(潮州人叫“树目”),位置恰好就在塑像胸部正中。
参考资料

1 陈泽文,〈成邦江慈云阁简史〉,收于《成邦江慈云阁庆祝新宫落成典礼特刊》1993年,页117

2陈泽文,〈成邦江慈云阁庙史〉,收于《成邦江慈云阁庆祝新宫落成典礼特刊》1993年,页121122


3 郑泽冰,〈成邦江顺兴公司〉,收于《斯里阿曼省郑氏公会创会十五周年暨会所落成纪念特刊》2006年,页111113

4 吴诰赐老师。
5 郑泽冰先生。
6 甲必丹郭翼升先生。
7 吴诰丰老师。
8 郑万发先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