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时光千回百转,不管科技进步转变。然而,成邦江一年一度元宵节的游神却依然不变。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住在成邦江,这地方是个和平又安宁的小镇,平时镇里很平静。话虽如此,一旦到了农历新年后的第十五天,也就是元宵节,这小镇将顿时成为充满人潮汹涌的地方。
童年的我,在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我也和其他的小朋友们一样,最期待,最渴望元宵节这天的到来。当天,不管家里或市镇的神庙里都有很多人忙碌地祭拜神明来保佑家人平安。这些善男信女都带来了许多水果、糕粿、鸡和鸭来拜祭成邦江市镇庙的主神“慈悲娘娘”, 包括我外婆也不例外。
此外,元宵前夕,也就是农历十四日,当晚有本庙舞狮队出游洗街,据说是为了吓走路边的‘脏东西’,以让隔天的元宵节能顺利的举行。原本这天是小孩不宜观看的,但我和弟弟吵着妈妈非出去观看不可,只因那舞狮团令我百看不厌!
同时,当地的伊班同胞还把这节日称为“Jontoi”,其含义是乩童下乩。这使到他们每年都不忘华裔们有这样一个含有意义的节日。
记忆中,每年的元宵节这一天,我将和弟弟随着大舅——吴诰赐先生即成邦江顺兴公会的秘书,从早到晚都在庙里忙着,大人们都在为晚上的元宵游行作准备,而我和弟弟则忙着观看各种不同的舞狮队在练习表演,看他们打锣敲鼓等等。那种种在童年里看舞狮表演的片段和画面,我依稀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下午,往往有好几位本地和外地的乩童在庙旁搭建帐篷开始下乩,准备当晚出游。传统华人神庙游境,都会有乩童以钢针穿颊割舌刺身等。神奇的是,从这些乩童们的表情发现他们不觉得疼痛。可印象中,小时候的我,看了使人惊悚 ,令我目瞪口呆。
傍晚时分,游行队伍陆陆续续开始列队,这段时刻是大舅最忙的时刻了,因为他必须带领安排好所有的队伍,才能出游。在繁乱之中,我和弟弟紧紧跟随在大舅的身后,让大舅身边多了两个“保镖”。其实,一来我可以预先看完一遍所有当晚即将游行的队伍,二来可观赏舞狮舞龙,美丽的花车,载神像的装饰车,听锣鼓声,华乐声和看打扮成猪八戒,孙悟空,唐三藏等踩高跷的人,还可听到响亮的鞭炮声,走在那数条热闹的街上,留心每一处的美景,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当晚,一旦游行开始,只见爆竹似雨般狂炸,烟雾四起,一片朦胧,爆炸声震耳欲聋,令人叹为观止!这时,这里的居民将扶老牵幼,不分种族,有马来同胞,伊班同胞,大家携朋带伴到这热闹的小镇来观赏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同时,最让我羡慕不已的一队是成邦江中华公学的铜乐队,在大舅母---纪慧玲老师的带领下,这群小学生拿着小鼓,中鼓,大鼓,木笛,口风琴等浩浩荡荡地走在游行队伍之中奏出动听的音乐。对于音乐感兴趣的我而言,那时我多么的想自己也能带着鼓,一起敲打演奏。只可惜,那时候我年纪还小,背不起鼓,无法参于其中。
游行的最后一队,通常是慈悲娘娘随尾,许多善男信女,拿着香随神。至到晚上十时半进庙为止。过后我们可继续观赏燃放烟花的节目,烟花在黑暗的空中散发出鲜艳地色彩,美丽极了!这时有许多观众拿着相机往空中拍照留念。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惜近黄昏”,当这烟花绽放出美丽的光芒后,就意味着元宵节已接近尾声,最后烟花熄灭了,元宵节游神也悄悄地挂上了美丽的句点。
除此之外,为了配合庆祝元宵节,特别是农历初八开始,顺兴公会的委员们将会群策群力地在成邦江市唯一神庙旁搭建舞台,聘请了本地及外地的歌舞团前来呈献舞蹈,歌唱,话剧等等节目。从傍晚六时到晚上十时半,更是人挤人,肩碰肩,处处拥挤得水泄不通,吸引许多人前来驻足观赏,也提供当地居民发挥才艺的机会与空间。
除了游神,元宵节当晚也吸引了一些小贩前来摆摊子,小贩们摆卖着各种各样的玩具,令我看得眼花缭乱。当年的我就在这里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分外珍贵。
成邦江的元宵游神可说是当地各族人民的集体参与与集体记忆,我母亲少年时就曾装扮成“戏凤”里的女主角,成为花车女郎,而外婆也曾挑过锣鼓标。其他族群也在各方面扮演角色,当地的友族代议士及政府长官、政府部门也参与游行。
十岁那年,我随同父母搬来古晋,如今已好几年了,再也不能每年回去观赏这让我印象深刻的游行,只期待元宵节能落在周末,才能让我有机会回去观赏。无论如何,我希望元宵节游神这个文化能源远流长,因为这是先贤前辈为华人文化默默付出与奋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